李奶奶的生活随笔连载|人生的最后一站

作者介绍: 李梅芳,83岁,入住千禾春晖康养中心。看书、跳舞、唱歌、养花、手工,都是李奶奶在养老院里喜欢做的事情。经李奶奶的同意,我们将陆续转载她的生活随笔。

人生的最后一站: 如今我已83岁了。上小学、中学,毕业后又到了军工厂参加工作,后来结婚生子,把儿子和孙女养大了,自己也老了,这一生想起来特别有意义。

来到了千禾养老院,我找到了归宿。 这里没有豪华的舞厅,没有高档的会议厅和游泳池,但这里环境很好,空气新鲜。养老院在北京的郊区庞各庄,出门就是田,也没有繁华的人流和车辆,可以听到风儿和小鸟的歌唱。在养老院旁边有一个小公园,和养老院一墙之隔。这里绿树成荫,各种鲜花正在开放。我走进小公园,往椅子上一坐,真是心旷神怡,久久不愿离去,风儿一吹,不时能闻到花的清香味儿。

养老院有一个活动大厅,每天上午九点,老人们在这里做操扭秧歌,音乐一响,大家愿意怎么跳就怎么跳,美极了,我跳起舞来好似到了另一个世界。下午三点,我开始打麻将,锻炼一下脑子;下午四点,我打乒乓球,锻炼全身灵敏度。

我们住的是楼房,房间明亮又宽敞,设备齐全,24小时恒温水。日常的三顿饭,营养搭配很适合老年人的口味,还有单锅单灶的回民餐。工作人员把三顿饭送到房间给我们老人用餐。每个月,他们还热心帮我们老人到医院开药,到外面买水果和日用品。 养老院领导和工作人员都认认真真地为老人服务,工作做到家了,老人们很满意。

我虽然老了,满头白发,眼神和腿脚都不太好使,还有时提笔忘字。虽然我写字手发抖,失去了过去的精气神,但我不服老,不甘心。我还有很多事去做,要到祖国的大好山河看一看,尝尝外面的美食。

我喜欢看书学习,书里有学不完的知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另外,人老了不要倚老卖老,要活到老学到老,发挥余热,为党为人民多做事,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我很高兴晚年在千禾养老院生活。我很快乐,也很幸福,另外最幸运的是我还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比什么都强,您说是吧?.

千禾养老公寓,询问入住费用,电话:138-1064-4850(张老师)

千禾的大爱“治愈”了母亲

我们初识千禾是机缘巧合。我母亲身体不好,又在去年秋天不慎摔倒后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这对于我的家庭而言简直就是灭顶之灾。一边是工作,一边是母亲,再加上我本身也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我们一家度过了一段黑暗的日子。

后来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养老推送的文章,又经过和家里人商量,我们全家决定给母亲找一家能够提升老人生活品质,让母亲安度晚年的养老院。于是就找到了千禾,而平西府院因为离家近便成为了我们的首选。和大多数家属的心态一样,起初我们曾无数次去探院,也曾联系过其他敬老院,而我们最终选择千禾平西府院,因为每次去院里时每一位工作人员对我们都热情接待和耐心讲解,还有院内每一位老人脸上都挂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在这里,不管遇到哪一位工作人员,他们都会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让我们感受到养老院温馨友爱的氛围。 当母亲入住以后我才发现,老人在千禾的生活比我们曾经看到的还要幸福充实。每天上午老人们早锻炼、唱歌,老有所乐;养老院定期组织各种小游戏,让老人们活动四肢和大脑。 后来,因为疫情防控的要求,养老院在第一时间采取了全封闭管理模式,但是却没有隔断亲情。每天我都能够在家属群里找到母亲的身影,主要负责照顾母亲的牛师傅,每周末都会用自己的手机让母亲和我们视频通话,看到她开心的笑容,我们由衷地感到安心。

母亲入住千禾快两个月时,发生了让我和家人们感动万分的一件事。母亲因为免疫力低下而突发高热,牛师傅发现后第一时间告诉了医生,经过医生的及时处理,母亲身体状况稍有好转。牛师傅在电话中告知我:“经过院内医生的及时处理,老人体温已稍有下降,如果您现在没有时间带老人去医院,我们会联系急救车把老人送到就近的医院。”我当时非常感动,因为养老院不仅照顾到老人的健康和安全,还能够时刻替家属着想。在母亲去医院输液治疗的几天里,不管多晚回到千禾,都会有人守候着;夜里我担心母亲再次发烧,陈师傅、张师傅每隔一两个小时就会去看母亲;每次输完液回到千禾,院内的医生、护士、主管都会送来关心和问候。母亲和我说:“我从来没有享受过这么高级别的待遇。”随着母亲病情好转,胃口也随之好了起来。

有一日母亲和牛师傅闲谈时提到自己想吃煮红薯,第二天一早牛师傅就从家里给母亲带来了煮红薯。当母亲和我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我从她哽咽的声音里听出了深深的幸福和感动。 有一日,我和母亲打电话闲聊,我开玩笑地问她:“这位老同志,请你说说对千禾的印象吧。”她没有片刻犹豫就回答我:“我觉得我应该早点来这里,我现在感到很幸福,这里所有人都对老人很尊重爱护。”母亲听力有时不太好,打电话经常答非所问,但是她经常和我说的就是:“今天马院长来和我聊天了,

秦医生来看我了,田主管给我换的新衣服,郝霞带我们做操了,童童给我拍的照片还挺好,你送的东西是小谢给我的,牛师傅今天把衣服给我洗了……”我很惊讶,母亲时常连自己晚饭吃的是什么都记不住,又是怎么记住这么多日常琐事和周围每一个人的名字的?我想应该是千禾的所有工作人员用他们的大爱“治愈”了母亲吧。

感恩千禾,感谢每一名工作人员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带给每一位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让他们在迟暮之年感受到来自千禾人的爱、温暖、理解与尊重。
----------------门淑华家属.

千禾养老公寓,询问入住费用,电话:138-1064-4850(张老师)

一封漂洋过海的感谢信

亲爱的陈院长:
您好!
我们是武振勋和陈述藻两位老人的儿子和儿媳,目前生活在国外。虽然远隔万里,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牵挂着两位老人的日常生活。

去年暑假期间,我们了解到千禾养老的信息,怀着试试看的心情,哥哥、弟弟和我带着父亲来到千禾回龙观院,得到了当时时院长和小姜的热情接待,可以说是瞬间就打消了我们的顾虑。父亲顺利住进了养老院,母亲在探望父亲时,也很满意这里的服务和硬件条件,没多久也住了进来。

年初的疫情给回家过春节的二老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但先返回的父亲依然得到了周到的照顾。每一天,小姜、小霍、小张和同事们都不辞辛苦地送上老人的生活和饮食等场景的照片和小视频,让我们特别欣慰。这是一个有着庞大工作量的工作,现在依然继续着,我们特别感激她们辛苦地付出。

疫情缓解后,母亲返回养老院,哥哥、嫂子、弟弟、弟妹一有空就往复奔波着去探望二老,而我们只能借着和母亲的每日视频连线,来和父亲通话聊天并了解他的现状。不同于其他长期卧床老人,父亲夜里会自行下床,并且不配合使用纸尿裤,这让我们所有家人都很担心。但我们了解到夜班护理的工作人员要经常来查看防止他摔倒,而且早上还要为他清理衣物和被褥,我们才慢慢放下心来。小黄和他的班组护理工作人员从来都是毫无怨言,在和母亲视频的镜头里总是看到他们为老人忙前忙后的身影,早晚为父亲更换衣物以及擦洗身体、刮胡子、清理和佩戴假牙、为他复发的眼疾定时滴眼药水、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事无巨细,任劳任怨,我们特别地感激和感动!

最近,为了让父亲有更好的健康状况,大哥和我们建议护理员每天上下午搀扶他行走。小姜了解到情况后,立即联系小黄来落实,经过这段时间有针对性的训练,父亲行走的姿态有了明显的进步,小姜、小黄和护理班组功不可没。我们感激小姜的督促,小黄和护理班组的辛苦付出。热心的小姜时时关爱着老人们的起居生活,安抚着家属的各种焦虑,是我们和养老院各项工作对接的纽带。小黄用他的实际行动,让我们看到了祖国首都在尊老爱老护老的护理岗位的专业和细致。正是像小姜和小黄这样的优秀工作人员,树立了千禾养老的口碑和形象!我们非常放心两位老人生活在这个不是家却胜似家的大家庭里,安享晚年!

再次代表我们全家向千禾养老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武晶、郭红梅和全体家人

二O二O年十月十八日.

千禾养老公寓,询问入住费用,电话:138-1064-4850(张老师)

母亲说入住千禾,是老来的福气

尊敬的千禾韩村河院各位领导及工作人员:

今年是我母亲入住千禾养老韩村河院的第五年。自从我母亲入住养老院以来,得到了院里各位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护和尽心帮助。 2016年12月千禾韩村河院试营业,我母亲作为第一位试入住的老人,被养老院干净整洁的环境、亲切周到的护理所吸引,决定到养老院养老,以缓解我们的后顾之忧。

母亲入住养老院时,由于只有她一个人,葛院长和护理人员怕她孤单,每天陪着聊天、看电视,使她在精神上得到温暖安慰而逐渐放下心来。纪梦楠自己花钱买了绿萝挂在我母亲房间,以增加房间湿度;财务高闯主动为母亲换零钱,细心周到地送到房间。照顾母亲的护理人员都很热心体贴,每天嘘寒问暖,为母亲尽心尽力。

母亲怕冷,养老院室内和楼道舒适的温度令她最满意,不用穿厚重的棉衣就能在楼道里活动。母亲亲身体会到养老院各方面的好,每到有老人和家属来养老院了解情况,她都会主动积极介绍,希望更多的老人能像她一样在养老院享福。我们的朋友、同事去养老院看过母亲,都觉得她在养老院精神面貌越来越好!

养老院除了对老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关心照顾外,还每天带着他们做操、跳舞,组织他们动手画画、剪纸、捏泥人等活动,使老人们的手、脚、眼、脑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每逢传统节日,院里都会组织联欢会,自编自演的节目使老人们都很开心。每月的生日会,老人们一起共享美味的蛋糕,共享快乐的时光。母亲积极参加院里组织的各项活动,交了很多好朋友。

新冠疫情给养老院带来不小的影响,养老院为预防疫情进行封闭管理。高院长和葛院长带领全体员工义无反顾地投入工作,吃住在养老院。他们几个月不能回家,舍小家顾大家,任劳任怨,辛苦照顾老人,我们家属看在眼里,十分感动!

这四年多,做为家属,我们见证了千禾韩村河院的发展,各方面服务也越来越好。母亲一直说来千禾养老是最正确的选择,是老来的福气。我们作为子女为母亲由衷感到高兴!

在此,我们全家向高院长、葛院长及全体工作人员表示热烈而诚挚地感谢!真挚感谢你们为老人们全方位地付出,给了母亲一个安乐的晚年,使我们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放心!

贺雅英子女
2021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