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咨询热线:
400-836-6300
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千禾 > 千禾故事

认知症照护案例 | 点亮记忆的光:康爷爷的温暖转变

发布时间:2025-06-24 15:01:56 阅读:63


一、 康爷爷和他的家:来养老院之前

康爷爷今年80岁了。和很多老人一样,他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但最让家人揪心的是他的记性越来越差,认不清时间地点,连熟悉的人有时也认不准了。他常常独自出门就找不到回家的路,这让家人提心吊胆。

更让人心疼的是,康爷爷的情绪像天气一样变化很大。有时非常暴躁,会发脾气,甚至有些过激的行为;有时又陷入深深的低落和焦虑,不爱说话,把自己关起来。家里的东西有时会被他不小心弄坏。

康爷爷的儿子和儿媳都很孝顺,但工作实在太忙了。为了照顾父亲,儿子甚至辞了职,专心在家看护。可没有专业的照护知识和经验,面对父亲的状况,儿子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身心俱疲。就这样艰难地坚持了两年多,在朋友的建议下,他们把康爷爷送到了千禾连锁养老认知症照护基地南区(庞各庄院)的认知照护专区,希望能得到专业的帮助。那是2025年的2月。

二、 初来乍到:适应与挑战

刚来院里的那段时间,对康爷爷和我们都是考验。

平稳的入住过渡:为了让康爷爷安心,我们和他的家人一起想了个办法。庞各庄院的照料服务部田主任去接他时,扮演了他儿媳妇的姐姐,另一位谷主管则扮成他以前的邻居。我们告诉他,是接他去马驹桥附近吃饭。到了院里,我们告诉他,这是疗养院,作为姐姐,我给他安排了一个价值一百多万的房间,让他安心在这里看管养老。这个善意的角色扮演,帮助康爷爷比较顺利地住了下来。

不安的夜晚: 但到了晚上,康爷爷的焦虑就爆发了。他常常把自己的被褥打包背起来,大声喊着要回马驹桥的家。看着他着急的样子,我们的心也跟着揪起来。


洗澡和吃药也是难题:康爷爷不愿意洗澡,有时也抗拒吃药,这让日常照护变得困难。

三、 用心陪伴:我们尝试这样帮助康爷爷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的护理团队没有灰心,用最大的耐心和智慧,一点一点地摸索适合康爷爷的方法。

1. 化解不安,找回平静:


当康爷爷晚上吵着要回家时,我们的护理员会陪着他,在院子里慢慢走,陪他“找公交车”。我们会温和地告诉他:“康爷爷,天这么晚了,公交车都收班啦,咱们明天一早再去找,好不好?”同时,我们会用手机播放他那个年代的老歌,像《歌唱祖国》这些熟悉的旋律。说来也神奇,音乐声一起,康爷爷紧绷的情绪常常会慢慢放松下来,有时还能跟着轻轻哼唱。

面对他偶尔的脾气和过激举动,护理员们从不硬碰硬。他们会用柔软的棉被轻轻接触他,引导他把情绪通过这种安全的方式释放出来,避免伤害自己或他人。这份温和的坚持,渐渐让他感到安心。

2. 重建日常习惯:

解决洗澡难题,我们的男护理员想了个办法:他会先自己脱掉衣服,陪着康爷爷一起洗。这种陪伴感给了康爷爷安全感,慢慢地,他不再抗拒洗澡了。


为了让康爷爷愿意吃药,我们会把吃药和他喜欢的事情联系起来。比如告诉他:“康爷爷,咱们把药吃了,一会儿有力气了,可以骑自行车去前门那边做木匠活呀!”有时,还会“拜”康爷爷为师,请教他做点小木工。每当这时,康爷爷脸上总会露出骄傲的神情,特别认真地教学,吃药也变得顺利多了。

3. 唤醒记忆,动动脑筋

每天固定的户外散步是康爷爷喜欢的时光。闻闻花草香,吹吹风,看看蓝天,能让他烦躁的心情平静不少。

我们会带他看看院里其他老人的信息卡,鼓励他读一读上面的名字和信息(虽然有时记不住)。翻看他过去的老照片,跟他聊聊照片里的故事,常常能唤起他眼神里的一丝光亮,想起一些零碎的往事。

从最简单的3-5块拼图开始,慢慢增加难度,或者玩玩字卡、分类游戏。每当康爷爷完成一个小任务,我们都会真诚地为他鼓掌,送上小鼓励。看到他脸上露出的那一点点成就感,我们也特别高兴。

4. 融入大家,打开心扉:

我们鼓励康爷爷参加院里的手势舞、画画、手工、合唱这些活动。开始他只是在旁边看,我们的工作人员就自己先做,然后热情地邀请他:康爷爷,来试试看?像我这样…”慢慢地,在温暖包容的氛围里,他开始愿意加入进来。

护理员们每天都会亲切地和他聊天,像对待自家老人一样。时间久了,康爷爷开始熟悉大家,有时会叫我们徒弟或者邻居,主动跟我们打招呼了。他也开始愿意和其他老人一起散步、做游戏,不再是那个总是一个人待着的爷爷了。

四、温暖的改变:康爷爷现在的样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用心浇灌的花朵终于绽放了。康爷爷身上发生了让我们和家属都欣慰的变化:



情绪安稳多了: 晚上能安静睡觉了,很少再大吵大闹要回家。听到熟悉的老歌,他会安静地听,甚至轻轻跟着哼唱。日常的洗漱、穿衣这些照护,他也配合多了。


记性好一点了:拼图能拼到10-15块了!听到熟悉的歌、看到熟悉的场景,反应更清晰了。偶尔,他还能主动提起一些过去的事情,算点简单的小账也比以前好了。

爱说爱笑了:康爷爷变得开朗了。见到工作人员会主动打招呼,叫我们徒弟邻居,透着股亲昵劲儿。集体活动里能看到他的身影,有时还会主动找其他老伙伴一起玩,脸上的笑容也多了,那份孤独感淡了。

生活有滋味了:散步、拼图、做手工……康爷爷开始主动参与这些活动,精神头好了很多,生活也有了乐趣。家属看到康爷爷被照顾得这么好,安全有保障,人也开朗了,心里也踏实了,对我们的工作特别认可。最重要的是,康爷爷在这里重新感受到了被尊重、被关爱、被陪伴的温暖。




五、 我们的心里话

康爷爷的故事,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对于认知症老人,那份发自内心的理解、陪伴和专业的支持有多么重要。不用药物,而是用尊重、用爱、用适合他的方法,真的能像一束光,穿透记忆的迷雾,温暖老人的心。

在养老院,特别是照护认知症老人的区域,我们始终提醒自己:每一位老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需要我们用最大的耐心去倾听(哪怕他们表达不清),用最真诚的爱心去理解(哪怕他们的行为有时难以理解),用最专业的方法去支持。我们相信,只要用心,就能帮助更多像康爷爷这样的老人,在晚年找到一份安心和归属,让他们的生活多一些温暖的光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