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咨询热线:
400-836-6300
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千禾 > 千禾动态

热点 | 高考作文题中的民族魂,竟在养老院日常里“活”了!

发布时间:2025-06-24 14:45:17 阅读:55

2025年高考作文题火了。全国一卷以老舍《鼓书艺人》、艾青《我爱这土地》、穆旦《赞美》为引,邀考生共话「民族魂」的深意。有人说,民族魂是血脉里的文化根脉,是困境中的坚守担当,是对家国热土的深情凝视。而当小编把目光投向千禾大家庭的日常,会发现那些历经岁月淬炼的长者们,正用最朴素的生活片段,书写着民族魂的鲜活注脚。


墨香里的文化基因:一笔一划皆传承

在养老院的书法室,91岁的张奶奶总在晨光里铺纸研墨。「自强不息」四个大字力透纸背。




每天的文娱时间,91岁的马奶奶虽然不会唱《鼓书艺人》里的选段。但她唱起《三家店》,戏曲中通过“乡愁点点寄深情”等表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大义联系起来。




这些被岁月浸润的文化坚守,是民族魂在笔尖、在琴弦、在平仄唱腔里的悄然生长。当长者们用布满老年斑的手,将书法、戏曲、诗词的火种轻轻递出,我们看见的,正是《鼓书艺人》里「人活一口气,艺传一条根」的精神续章。




02
岁月里的家国叙事:一砖一瓦皆奋斗

午后的活动室里,总围坐着一群「讲故事的人」。爷爷奶奶们讲起1958年参与三线建设的日子:戈壁滩上搭帐篷,零下二十度打隧道,饿了啃冻硬的窝头……




这些被时光褶皱收藏的记忆,恰如艾青诗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具象诠释。当长者们用颤抖的声音复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理想,当他们指着老照片说「这棵树是我们当年一起栽的」,那些浸透汗水的岁月,早已把「家国天下」的基因,刻进了民族魂的肌理。

03

晚晴里的善意微光:一粥一饭皆担当

每隔一段时间,千禾养老大家庭里,总会有不同年龄的志愿者来为在院的老人们送来不同形式的爱心, 这些细碎的温暖,让穆旦《赞美》里「以沉默以负累,以多少朝代的痛苦为沉默」的厚重,化作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温柔回响。




04
写给时光的情书:一日三餐皆诗行

有人问,民族魂离我们有多远?在千禾大家庭的日常里,它是李爷爷为老伴修理老花镜时的专注,是袁奶奶教年轻的实习生编织毛衣时的耐心,是集体生日会上,老人们手拉手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时,眼里闪烁的泪光。这里没有波澜壮阔的史诗,却处处流淌着「平凡即英雄」的生命哲思——那些对文化的敬畏、对家国的深情、对他人的善意,早已在晨练的太极扇里、在午后的棋盘中、在傍晚的散步路上,织成了民族魂最柔软也最坚韧的底色。



高考作文题里的民族魂,或许从来不在云端,而在烟火人间的褶皱里。当我们读懂长者们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的文明密码,听懂他们絮语里的岁月回响,便会明白:最好的传承,从来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让每个今天,都站在昨天的肩膀上温柔生长。

您家中的长辈,是否也有一段关于「民族魂」的独家记忆?欢迎留言分享,让我们一起聆听时光的故事。如需了解千禾养老更多温暖日常,可拨打400-836-6300预约参观,让我们共同守护岁月里的光。



下一篇:没有了!